•  

    盛达
  •  

    盛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河南盛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豫ICP备1900064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1号院1号楼1层附9号  
电话:0371—68966839   /  18237163017 
邮箱:
hnsdpg@163.com

>
>
国际艺术品资产评估论坛暨学术研讨会于本周一在陆家嘴上海中心举行
公司新闻
评估动态
法律法规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国际艺术品资产评估论坛暨学术研讨会于本周一在陆家嘴上海中心举行

来源:
艺术市场通讯
发布时间:
2020/11/11

前言

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和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作为学术支持的国际艺术品资产评估论坛暨学术研讨会于本周一在陆家嘴上海中心举行。研讨会中美两国资产评估及艺术品市场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针对艺术品价值评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看法,对中国建立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艺术品市场现状

研讨会一开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杨松堂就与我们分享了一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到2014年我国GDP年均基数9.93%,同时期的文化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21.3%,远远高于GDP的增长。2016年的时候中国文化产业总值突破3万亿,比上年增加13%,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达到了4.14%。在一些文化重镇这个比例更高,比如北京的文化产业总值占GDP的14.3%,海淀区接近30%,上海也达到了6.5%的比例。据Artprice 2016年度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全球艺术销售额暴跌,而中国却以48亿美元的拍卖成绩,重回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一的位置。自2010年中国占据世界艺术品成交第一的宝座后,雄霸了这一位置5年。而2015年输给了美国,排在第二位,2016年中国重夺全球艺术市场第一的宝座,其拍卖销售成绩占世界总成交额的38%。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   杨松堂

另根据西沐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联合报告》2015年的数字,我国的艺术金融的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2014年是220亿,2015年是580亿,2016年是900多亿,可见艺术品市场对金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艺术金融的潜力发展也是非常巨大。

以上数据无一不表明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一个日趋活跃的时期,而要推动国内艺术市场更好的发展,使其成为大众投资的一项,必须要先解决三大问题:真伪问题,估值问题,以及流通性问题。

而这三大问题中,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艺术品估值问题。艺术品的价格评估是艺术品资产化的前提与核心。因为一个资产如果没有公允的价格体系,那么这个资产就很难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并进一步在金融体系中流通和交换。不仅如此,艺术品评估涉及于艺术市场的方方面面,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范勇院长表示:“我们看到艺术品金融里面所需要的艺术评估的一些常态服务领域,从画廊的定价体系、拍卖行的定价系统、到捐赠、保险、家庭财产规划、公司财产配置等等,都有这些方面的需要。所以引进艺术评估系统,更多的是能正面的支持规模性的艺术品资产在社会体系进行消费、投资和融通。”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   范勇

一家企业之所以能够被买卖,甚至被包装上市,是因为金融界对企业的市盈率计算方式达成了共识,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市盈率标准是不一样的,而这个市盈率标准在业界被广泛采纳和使用。行业市盈率成为IPO发行定价的主要参考值,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则被市场各方看做定价基准。艺术品市场缺乏这种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市盈率标准,即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价格共识,因此无法像股票(企业资产的货币化表现)那样被份额化买卖,自然谈不上高度的市场流通性了。如果无法实现市场的广泛流通性,艺术金融的开展便缺乏基础,更不可能成功。

那么艺术品应该怎样定价?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这里谈的定价是在金融界形成一种有共识的价格评估体系,它是一种能使艺术品能够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公允价格,而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价格标准。

艺术品价值评估的方法

艺术品评估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艺术品的唯一性及艺术市场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一般意义上的估值模型无法适用于艺术品,当艺术品缺乏普遍认可的估值方法时,艺术品就无法实现资产化--这正是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一方面民间存在海量的交易,一方面银行、担保机构却又不敢提供抵押、担保服务,即使政府启动了罕见的支持政策,但涉及国家资产的企业仍然不敢向艺术品注入资金。因此,对于艺术资产估值方法的探索,对中国当下文化产业意义极其重大。

在本次研讨会中,美国评估师协会(AAA)副秘书长琳达•沙文(Linda Selvin)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教授都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业内几种常见的评估方式。

美国评估师协会执行理事   琳达•沙文

一般来说,当下艺术资产评估的方法有四种:同类比较、成本计算、平均价格和双重出售。但有一点需要提示:任何一种资产评估过程中使用的计量经济模型都并非完美,每个机构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发、使用独立的评估模型和数据,正如今天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都会有自己的评估方法并且视之为商业知识产权。艺术资产更是如此,其多元性、复杂性、偶然性的特征比其他资产更明显,因此,在目前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主要有两个原则:思路上应以“宏观+微观”的复合评估方法;在实践上需要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来产生价格数据。每种评估方法都有自身对应的特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复合使用,同时需放置在宏观经济背景中审视。同时,因为评估方法带有机动性和一定意义上的经验性,所以一般来说评估机构的身份是第三方平台,商业主体的自我评估可以作为有效参考,而不能作为实际结果。

同类比较法,该方法是将某件艺术品与市场上已经有出售记录的同类及相似品质的艺术品进行比较来确定估价区间。这种思维的理论支持是,同类的作品具有相似作品属性,如相同创作年代、题材、风格、材质、同一艺术家等等。于当买家购买同一位艺术家或手工艺人的另一件同等价值的作品时,或购买享有同样声誉的艺术家的作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的评估。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不用比较太多的数据,通常只需要2-3个交易数据即可获得;计算方法简单直观。但其劣势也很明显:艺术品的销售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著名的英国铁路养老艺术品基金巨大成功表明,即使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较大的时间跨度里其价值也会天壤而别,这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导致的;同时这种估算忽略了艺术品的异质性,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只有在价格区间分布较为均匀的艺术家或者评估某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艺术品价格该方法较为适用。严格来说,同类比较法属于经验评估,而非数据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在销售环节有效,但在资产化环节无能为力。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藏艺术品苏富比图录

成本评估法,根据物品的生产成本或创作成本确定价值的估值方法。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原理,商品的劳动价值决定价格,劳动价值分为身体劳动和精神劳动,但由于艺术创作的精神劳动部分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此成本评估的方法没有成为艺术品资产评估的主流方法。不过,在某些涉及具有公认价值的材料的艺术作品中(比如使用黄金、珠宝、玉石、象牙等有相对规范价值数据的材料),成本评估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作为艺术品较有说服力的底价。在当下的装置艺术、雕塑等涉及材料较多的艺术资产中,这种估值方法适用。

平均价格法,计算方法的代表是斯坦因,平均价格法采用平均计算法,其基础要求是已经拥有可供取样的艺术品数据库样本。艺术品的所有交易价格除以作品尺寸得到平均尺寸价格,这种方法是国内各种艺术品指数所普遍采访的方法。该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对于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预测是宏观的,并不能反映该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品质作品等变量因素带来的价格变动;如果某一个艺术家的一部分作品以过高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售出,那么平均价格指数会升高,在这过程中其实中低端作品的价格并不受影响;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不同创作时期的品质及其对应的市场需求不同。此外,平均价格法最致命的问题是价格是否来自于真实交易,而目前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指数来自于二级市场的拍卖,这显然具有极大的公信力嫌疑。

双重出售法,双重销售法是一种完全样本配对法,只能使用重复出售作品的数据。用标准连续复利回报率公式测量了一段时间内至少售出两次的绘画回报率。这种评估方法的优点是价格真实、作品相同,具有可比性;不足之处是数据获取量有限,因为同一作品被重复出售的机会并不多,且有可能时间跨度非常大。在安德森记录的1653-1970年间的13,000交易数据中仅有1730对是相同作品的价格。

国外的艺术价值评估体系

国外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发展的较早,也较为完善。在西方专业的艺术品评估报告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是唯一能够评价艺术品价值的凭证。一份由资深评估师做出的专业细致的评估报告将会澄清与艺术品价值相关的很多问题。在法律程序中,律师经常会需要估价官对艺术品进行专业估价来作为法庭诉讼中的依据。但要特别指出的是艺术品的价值评估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计算、资料及相关数据统计从而才能得出其价值判定。

在美国,对于艺术品评估鉴定的第一步是找到在这一领域有着广泛专业的评估经验的评估师。没有任何一个评估师是全能的,所以,检验评估师是否在这一领域具有权威性及其在评估界的信用度是十分重要的。成立于1949年的美国评估师协会(AAA)是美国最大的纯艺术品和装饰性艺术品的评估协会。AAA的会员人数超过700位,评估范围涉及100个专业领域。美国评估师协会有一套独有而完整的艺术品评估体系,同时也组织各类与评估有关的培训和考核。

美国评估师协会执行理事第一副会长   罗梅生

在研讨会中琳达•沙文讲到,在艺术品的价值评估体系中,经济走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经济走势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我们也会去看这些可比物。比如我们在评估物品的时候,我们也会看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不会看2008年、2010年的市价,因为现在是2017年的。2008年的市场全都崩溃了,所以当时的价格对现在的价值没有意义的。我们看这件拍品在哪里拍卖,是中国还是印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也需要考虑。有不同的趋势,这个艺术品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这个也要考虑。如果不知道它是真品,你该怎么办?他们会不会接受它是一个赝品,你需要记录下来,让客户可以了解到这些情况。并且琳达•沙文一再强调作为评估师,是不支持任何人,是独立的。评估师只针对艺术品进行评估,而不会对客户做出任何的金融建议。

在讨论环节,美国评估师协会总裁辛西娅•赫伯特(Cynthia D. Herbert)提出了他们在执行评估时另一个决定估值的要素,辛西娅说:“在美国要看你的评估意图,这个意图会决定你给它什么样的估值。比如琳达说过在保险方面的估值是最高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我是为国税局去做,是收税方面的考虑或者捐赠方面的价值,美国国税局是决定要用公允的市场价值,国税局自己有自己的定义的,公允市场价值到底是什么。是自愿性的买或者卖,没有任何压力,而且交易的时间也是合理的。”

如何建立中国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

对比国外而言,中国的艺术品价值评估起步的较晚,并且,中国绘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价值评估上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鉴定与评估方法。除此之外再加上中国当前艺术市场的混乱,而致使目前中国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并不健全。

艺术品评估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统一的艺术品评估标准。第二,缺乏权威的艺术品评估机构。第三,缺乏艺术品评估的专业人才。

在缺乏权威的艺术品评估机构这一问题上,黄隽教授道出了最大的现实问题:“艺术品的资产评估机构非常多,你去网上查有很多。但是中国现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家,你拿到评估的报告给银行,银行马上根据这个给你贷款,或者基金公司马上就认可的。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公信力,怎么解决你这个机构评估的东西金融机构都相信,老百姓也信,在交易过程中也愿意按这个价格买,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中国人都比较期望政府,觉得这个只有政府来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知道国家文物鉴定机构是不对民间市场交易提供服务,文化部曾经也成立了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但是这里面最后也闹了很多矛盾,它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本身就是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

而在缺乏人才的问题上,范勇院长表示,“艺术品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专业人才是支撑着这一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除上述条件外,在当前的艺术市场环境下,中国想要建立完善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首先是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当下的政治、社会背景。

黄隽教授接谈到,“对于中国来讲,无论是科学鉴定方法还是数据库的方法,还是指数方法,这是手段,包括专家的经验。科技在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方法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我觉得不是方法的问题,缺的是市场的规范,以及信用制度的约束和科学监管、法律环境等系统。所以需要一个制度和体系、一个信用的约束、一个科学监管和法律环境来保证。”建立鉴定评估行业标准、健全艺术品鉴定的监管体系、推动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发展、提高行业公信力,这是国内艺术品鉴定评估行业的首要任务和难点所在。以有实力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为牵引而建立起来的一定领域内的艺术品鉴定评估网络,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对艺术品市场的支持力度,建立艺术市场良性发展的生态链。

研讨会现场

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是依靠各环节紧密协同、积极配合,才能收获的,艺术金融领域的合理创新和稳步发展,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健全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则是影响未来艺术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引用黄隽教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觉得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讲,有时候你觉得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在不经意中,中国很多时候又会在很短的时间完成。”